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新实践,做好科普、科学+、课后托管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尝试,10月11日下午,金华市科协、金华市教育局和浙江省科普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下午三点半”科普课堂活动走进江滨小学,浙师大物电学院教授、博士团队走进五年级各班开展科普授课。此次活动也是浙师大物理系教工党支部结合专业特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次志愿服务活动。
“下午三点半“科普课堂启动仪式于江滨小学操场举行,市科协党组成员孔春林,市科协业务工作部部长杜德洪,市教育局基教处副处长李睿希,浙师大物电学院院长、浙江省科普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李盛,浙师大物电学院教授、浙江省科普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陆杭军出席本次启动仪式。
江滨小学校长对科普团队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此次活动寄予高度期望。“这次的科普活动主要包括许多和声音、空气相关的小实验,希望同学们争做小博士,多动手,多提问!”物电学院院长李盛表示。
江滨小学教师团队带来“天有可测风云”小课堂,从日常生活熟悉的天气现象入手,解锁气象变幻的奥秘。
小课堂过后,科普团队成员为同学们演示空气炮实验,带领同学们更深入了解气压以及气体流动相关原理;江滨小学航模团队带来精彩的航模飞行表演,飞升、回旋、停留、降落,一系列炫酷的表演引来全场同学欢呼。
本次“下午三点半”科普活动特邀浙师大物电学院陈赵江、高先龙、胡芳芳、雷宝、陆杭军、沈亚西、汤章图、王晨等各位老师走进五年级各班,为同学们带来精彩的科普教学。围绕“声学”,老师为同学讲解实验原理,并指导学生动手进行多个趣味实验,让大家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
“抹上松香粉,找到铝棒重心,用力摩擦铝棒。”观摩老师的示范后,同学们踊跃参与,尝试让细铝棒发出“悦耳的声音”。
把双手沾湿,然后摩擦盆的双耳,盆内会溅起细密的小水花,简易的“鱼洗”小实验,隐藏着“水波与反射波叠加形成驻波”的原理。同学们亲手实验,感受“共振”的奥秘。
尖峰山下,婺江南岸,浙江师范大学物电学院与江滨小学携手开展“下午三点半”科普活动,带领同学们探索科学的无穷奥妙,助推科学教育普及。“科学不神秘,真理不遥远”,希望可以通过科普活动点燃同学们对于科学和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在心中播下探索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