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科技热点”开讲 │ 全球半导体芯片发展历程简介

    作者:章育松    发布者:陆杭军     发布时间:2023-12-01

    1130日晚,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浙江省科普教育研究院和浙江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联合承办的科普赋能山区26县专项行动项目之“科技热点”讲座顺利开讲,本次讲座邀请了浙江师范大学物电学院黄仕华教授进行现场讲授,讲座题目为《全球半导体芯片发展历程简介》,面向群体线上线下共400余人,后续钉钉群提供回放服务。

    讲座伊始,黄教授以量子物理学“分叉树”为引,引出整个半导体芯片的发展史,以量子计算能力为可视概念带领同学们领略了120年间量子力学的发展历程。而后,黄教授以发展历程人物为线索,从电灯泡到半导体的故事进入主题,将爱迪生当时的尝试用现在的物理公式解释,生动形象地解释了前人科学家的伟大发明。从电子存在到无线电的发明应用再到真空二极管三极管的发明,一步一步的发明创造终在1946年研制出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以此为激励的科学家们又在量子力学的诞生和发展中,取得了半导体理论研究的突破。

    黄教授通过示意图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清楚明晰地介绍了半导体理论如何推动晶体管的诞生。而后黄教授开始分析晶体管的原料制作,并在锗的提纯与参杂中为同学们科普了当下现实中的提纯要求,在提取时应当把握纯度与杂质的平衡。

    最后一个部分黄教授选择以华为公司和新冠疫情的便利设施作为范例,讲述了量子力学与通信技术等科技领域在中国当下的生动实践。黄教授还指出,为了满足不同场景下的计算需求,人们正在研究高带宽存储器、存内计算、近存计算、神经形态计算、近似计算和集感存算为一体的芯片技术。在芯片技术之外,人类面临着环境、疾病和能源等方面的各种挑战,这些都对芯片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芯片并不是一项孤立的技术,它与人类和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彼此依存的世界。

    本次讲座科普了全球半导体芯片的发展历程,让线上线下的听众加深了对半导体芯片的了解,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我国的芯片技术将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邮编:321004 浙ICP备05001954号-1

    浙公网安备 330702021003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