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第二十三届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总决赛在浙江师范大学举办。本届竞赛新添主题为“热爱科学,创新未来”的数字科普作品类赛道,共有62余所高校共计77支队伍参赛,浙江师范大学获该赛道本科组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据悉,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是一项由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大学生A类赛事,自2002年首届竞赛创办,影响力不断扩大。旨在提高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制作水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是推动教育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赛事。本届新添的数字科普作品类赛道以“热爱科学,创新未来”为主题,鼓励学生使用前沿数字技术创作科普短视频、微电影、纪录片等,旨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展示科学成就,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科学普及与创新教育的融合。
自大赛启动以来,浙江师范大学作为竞赛承办单位兼浙江省中小学生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对其数字科普作品类赛道高度重视,通过开展校赛(浙江师范大学第三届“格物学园”科普Vlog大赛)、赛前培训等鼓励支持学生参赛。其中,章育松老师指导,王骞、颜心悦、庄璟睿、蓝欣、谢莹团队创作的《你在,便有光》获本科组二等奖;倪惠莲老师指导,施霆亮、柯梦婷、傅诗淇、张怿渊、薛毓淇团队创作的《月亮上的奇妙之旅——与嫦娥六号共探月》获本科组二等奖,团队另一件作品《神奇的二维码》获本科组三等奖;阮高峰、章育松老师指导,付瑜桐、赵卓昱、牟欣悦、张雨竹、朱润捷团队创作的《小月有约——嫦娥六号月背落月大揭秘!》获本科组三等奖。
作品《你在,便有光》采用科普教育与艺术表现相融合的形式,重在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叙事环境,以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将发光电路设计原理融入层层推进的故事情节中,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普及电路的串并联原理及其在现代城市照明中的应用、了解中国电路建设的具体成就。通过模拟路灯模型的直观演示与物理动画等多媒体元素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现象背后的电路原理以及投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此外,作品将路灯与家的意象相融,传递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深刻内涵。
作品《月亮上的奇妙之旅——与嫦娥六号共探月》通过生动有趣的叙述方式,结合嫦娥六号的实际科学探索任务,为广大学生群体,尤其是对航天科学和宇宙探索感兴趣的青少年,提供一次寓教于乐的科普体验。作品旨在解决科学课程中关于月球探索、航天技术及其国际合作等抽象概念的理解难题,同时激发学生对航天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此外,作品也为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支持。
编辑 | 吴 倩
一审 | 章育松
二审 | 牛 涛
三审 | 陆杭军